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出更贴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公共管理系于2025年7月10日成功举办了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全系教师踊跃参与,围绕专业发展的诸多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探讨,各位教师凭借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专业领域的深刻洞察,纷纷为专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公共管理系系主任马君老师强调,本次会议宗旨之一就是总结评估过程中的经验,为未来专业监测评估工作常态化提供指导,通过总结评估经验,可提高后续专业监测评估准备工作的工作效率。此外,会议在总结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反思专业建设情况,找出专业发展的优势、短板及改进方向,助力专业进一步成长壮大。
马君老师首先对本学期专业监测评估工作进行了总结,高度赞扬了老师们对于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的积极参与,表达了对全体教师在评估过程中辛勤付出的由衷感谢,同时表明每位教师的努力都得到了学院和学校的高度认可。鼓励大家今后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拿出专业监测评估时的“劲头”认真完成每项教学相关任务,促进自身和专业共同成长。马君老师指出,专业监测评估工作中的顶层设计很重要,基调和方向要定好,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再到系和专业层面,层层要做好顶层设计,避免方向不清,打乱仗。此外,该管宏观的要关注宏观布局,该关注细节的要专注细节落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师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上到下要贯彻和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完整工作闭环,环环相扣,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通过总结本次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经验,马君老师指出,行政管理专业要不断致力于凝炼专业特色,在专业特色打磨中求发展。同时,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凝炼始终需扎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沃土,紧密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在坚守政治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的同时,积极吸纳应急管理、数字治理等新兴领域的理论知识,防止专业发展陷入大而全却缺乏特色与深度的困境。她提议要坚持定期调研基层政府、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不断凝炼专业特色。
政治与公共行政学教研室主任李婷婷老师指出,专业监测评估工作反映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当前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亟待改进。对此,李老师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改善:一是积极拓展实践基地,与地方政府部门、社区、公益组织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实习实践质量;二是大力推行项目式实践,让学生深度参与实际的政策调研、活动策划等工作,例如协助社区制定养老服务方案等;三是将实习实践成果纳入考核体系,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和项目总结,并通过答辩的形式检验其实践效果。
罗笑含老师结合专业监测评估所负责的具体工作,总结反思后聚焦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写、说、做”三大核心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特色明显的人才。在“写”的能力方面,要强化公文写作、调研报告撰写等训练,可通过开设公文实训课、模拟政府办文流程来实现;在“说”的能力上,要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和公众演讲水平,课堂辩论、模拟听证会等形式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做”的能力培养上,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政策分析和资源整合能力,可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如分析某地区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困境,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她强调,能力培养应贯穿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从大一侧重基础能力培养,到大四侧重综合应用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应当据此适当调整,凸显学生动手能力锤炼,培育专业特色。
杨林老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总结了专业监测评估的得失,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建议。评估反映出专业当前课程资源形态相对单一、教学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为此,他明确提出应大力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覆盖,构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深度互动”的教学新生态,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元、开放的学习体验。同时,他强调应系统性推动精品课程培育工作,实施“阶梯式”建设策略。建议专业首先聚焦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组建课程团队,完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评价,打造2-3门标志性校级优质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凝练教学特色、积累教学成果,逐步向更高层级精品课程迈进,最终实现省级乃至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突破,切实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
王媛媛、苏阳黎老师从学生发展角度指出,学生发展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与价值体现。学生发展质量是衡量专业建设成效最核心、最直接的指标之一。行政管理专业素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实习实践活动,尤其是各类学科竞赛,以此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专业监测评估过程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有诸多的学科竞赛成果,但总体上讲,学生竞赛获奖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及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两位老师均建议进一步重视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加强创新创业训练。专业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更要动员全体老师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专业创新和发展,塑造专业形象。

周笑老师基于专业监测评估数据,从教师发展角度,重点盘点了本专业教师在荣誉成果、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与其他公立高校同类专业的横向比较,本专业教师在高级别教学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影响力以及行业实践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专业当前亟须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尤其要聚焦教学与科研能力的系统化提升。这不仅关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术成长,更是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今后,专业课可考虑:系统开展面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科研方法培训,组织高水平学术工作坊,拓展教师学术视野与创新思维;建立健全教师访学、企业挂职和实践进修的制度保障,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在科研队伍建设方面,应着力引入高水平科研带头人,依托其学术资源与经验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团队协作和方向聚焦,同时构建“老带新、强助弱”的学术共同体机制,切实避免人才断档,提升专业整体实力与发展韧性。
会议中,专业教师围绕专业监测评估相关工作内容,还就今后专业建设中的实验室建设、常规教学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及系统的制度建设、教学相关文件归档整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建设性的讨论。通过共同探讨与思想碰撞,教师们明晰了本专业发展的优势及短板,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总体方向。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的系统复盘,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通过全面深入的研讨,全系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师资发展与特色凝练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阶段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所形成的专业发展思路和具体实施路径,将对推动专业内涵提升、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产生深远影响。
展望未来,行政管理专业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培育高层次教学成果为重点,不断凝练专业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专业建设迈向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新台阶。
撰稿:王媛媛老师
审核:马君老师